education
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 
附件:
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省级教学研究立项项目
| 
 立项 编号  | 
 单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组主要成员  | 
| 
 2008039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数控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李曦、李斌、唐小琦、叶伯生、 王平江  | 
| 
 2008040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三维表达在工程图学教育中的定位研究与改革实践  | 
 阮春红、黄其柏、王学林、何建英、刘世平  | 
| 
 200804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多基地小分队探究式生产实习方法  | 
 张祥林、王华昌、王新云、徐进、梁培志  | 
| 
 2008042  |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 
 船舶与海洋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及建设  | 
 李维嘉、冯大奎、张涤非、李天匀、孙江龙  | 
| 
 2008043  | 
 土木学院与力学学院  |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李黎、张先进、熊世树、张卉、 赵挺生  | 
| 
 2008044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景观学(新专业)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创新  | 
 李景奇、熊和平、万敏、郭玉  | 
| 
 2008045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给排水专业实践环节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  | 
 王宗平、任拥政、罗凡、周爱姣、吴晓晖  | 
| 
 200804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创新实践体系建设  | 
 周功业、陈进才、卢萍、赵开文、熊自立  | 
| 
 2008047  |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控制学科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与实践  | 
 赵金、秦肖臻、向欣、何顶新、 周纯杰  | 
| 
 2008048  |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构建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  | 
 黄瑞光、肖看、徐端全、杨小献、鄢舒  | 
| 
 2008049  | 
 pc加拿大最准杀组合  | 
 基于学科建设新成果的《特种电机》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研究与实践  | 
 杨凯、辜承林、周理兵、詹琼华、王双红  | 
| 
 2008050  | 
 教务处  |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课程模式的实践研究  | 
 马建辉、柳柏枝、彭义香、吴雄文、王红霞  | 
| 
 2008051  | 
 基础医学院  | 
 基础医学跨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沈关心、尹丙姣、余冰、沈建英、晏汉姣  | 
| 
 2008052  | 
 公共卫生学院  | 
 双重视角三重推进的研究性教学运行模式及其试点研究  | 
 梁渊、马建辉、卢祖洵、孙奕、 王芳、赵金辉  | 
| 
 2008053  |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 
 张亮、冯占春、张翔、张治国、 熊巨洋  | 
| 
 2008054  | 
 护理学系  | 
 护理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 
 陈先华、赵志清、邵冰、刘以娟、胡翠环  | 
| 
 2008055  | 
 第一临床学院  | 
 呼吸系统疾病多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  | 
 马万里、陶晓南、彭义香、赵峰、柳曦  | 
| 
 | 
 | 
 | 
 | 
| 
 2008056  | 
 第二临床学院  | 
 基于网络模拟医院平台的PBL临床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王军明、毛柏青、张虹、舒涛、 李兴睿  | 
| 
 2008057  | 
 第一临床学院  | 
 适应PBL的毕业考核模式之探索  | 
 黄亚玲、刘亚玲、郑孝清、金润铭、彭义香  | 
| 
 2008058  | 
 第二临床学院  | 
 多学科联合医学教学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 
 李震、毛柏青、胡道予、秦仁义、徐安辉  | 
| 
 2008059  | 
 哲学系  | 
 科学哲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 
 顿新国、万小龙、雷瑞鹏、陈刚  | 
| 
 2008060  | 
 中文系  | 
 面向复合型、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国语文》的教学改革研究  | 
 程邦雄、骆琳、李军均、何锡章、王毅  | 
| 
 200806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与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  | 
 黄长义、张德鹏、杜志章、杨炳祥、杨秀实  | 
| 
 2008062  | 
 法学院  | 
 以德国法、欧盟法为内容的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洪浩、王勋华、高华、焦洪涛、 谭秀英  | 
| 
 2008063  |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跨媒体记者的培养与新闻媒介融合专业的构建研究  | 
 石长顺、余奇敏、胡怡、郭小平、袁艳  | 
| 
 2008064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双语公共选修课程建构的实践与探索  | 
 樊葳葳、胡艳红、张再红、诸光、万晋红  | 
| 
 2008065  | 
 外国语学院  | 
 武汉地区七校联合英语专业第二学位课程体系再设计与新探索  | 
 梁丽、王舟、樊葳葳、许明武、 张金泉  | 
| 
 2008066  | 
 历史研究所  | 
 学生需求导向下的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 
 李传印、 罗家祥、雷家宏、张超、陈得媛  | 
| 
 2008067  | 
 教育科学研究院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及模式研究  | 
 李太平、刘长海、朱新卓、陈金江、钟勇为  | 
| 
 2008068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大学数学课程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李红、谢松法、刘少平、黄乘明、施保昌  | 
| 
 2008069  | 
 物理学院  | 
 以问题、课题为主线的研究性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唐超群、熊永红、刘会平、刘莉、杨凤霞  | 
| 
 2008070  | 
 物理学院  | 
 大学物理考试系统的开发  | 
 朱佑新、项林川、范淑华、秦磊华、李瑞霞  | 
| 
 2008071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强化产业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余龙江、鲁明波、赵春芳  | 
| 
 2008072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 
 肖来元、陈传波、沈刚、吴涛、 邱德红  | 
| 
 2008073  | 
 第二临床学院  | 
 “多元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孟玲、陈勇、秦开蓉、曾铁英、 李玲  | 
| 
 2008074  | 
 公共管理学院  | 
 管理定量分析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 
 黄栋、胡隆基、许晓东、张毅、 蒋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