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party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服务老同志

爱心温暖夕阳红——记朱瑞东老师尊老爱老二三事

发表时间:2025-04-30 作者:电气学院退休党支部 浏览次数:

那是2020年下半年的一天下午我们随电气学院党办主任朱瑞东老师开展登门慰问80岁寿星活动,当住在学校对面常春藤小区的周予为老师疫情后第一次见到刚刚进门的朱老师时,几步上前紧紧握着朱老师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他老伴连声说“谢谢你朱老师,是你救了我们老周的命啊!”,他们忘不了在疫情暴发最紧张的日子里武汉封城,病毒肆虐,艰难防疫,身患多种疾病的周老师日常用药快吃完了,面对不能进学校的困境,面临断药病情恶化的后果,情急中的两位老人首先想到了党组织想到了平常经常关心退休教职工的党办主任朱瑞东老师,电话中当知道朱老师被困在河南老家时还真有点后悔,但远方朱老师热心话语和真诚的态度让他们没有了顾虑。武汉封城后,为了做好离退休老师的服务工作,电气学院党委成立了抗疫离退休工作小组,党办主任朱瑞东为工作小组成员,此时的他大脑中涌现出各种尽快搞到药送到周老师手中的方案,这些方案是朱老师在为电气学院退休老师服务中用爱心和真挚的情感,用敬业和执着的精神与有关单位建立起来的绿色通道,很快千里之外的朱老师联系到了学校医院的医生开好了周老师急需的生命之药。

无论是共克时艰防疫艰难日子还是生活的日常中,朱瑞东老师二十多年来一直满腔热情为退休教职工服务,作为电气学院党办主任分管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他把军人本色融入工作日常,从部队正团级转业到电气学院,他把部队光荣传统带到了为师生服务的工作中,他干一行专一行,电气学院175位退休教职工的基本情况朱老师铭记于心,哪些是独居老师,哪些是空巢家庭,哪些是生活困难的家庭,哪些是有基础病的老师,他都清清楚楚,经常挂念着。在学院党委支持下朱老师组织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实施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他设计制作的《爱心服务信息卡》一张交给老同志的子女使用,一张由老同志带在身上,遇到任何困难时都可及时与学院各级负责人联系。一次学院70多岁患有糖尿病的林老师独自外出,在校园路边突然昏倒,周围的好心人过来救助,在他的上衣口袋里首先发现的就是这么一张小小的爱心卡片,立即按照卡片上的信息联系了学院和校医院获得了及时救助。一张小小的卡片,让大家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心爱护有了安全感。电气学院独居老人比较多,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更是朱老师牵挂于心的事情,他经常和退休党支部及系所领导商量出台了“一帮一”的帮扶办法,让党员和学生志愿者参与这个“爱心服务活动”中来,每学期朱老师有计划地组织登门慰问“送温暖”活动,当余慧芳老师开门迎接我们时情不自禁喜悦地告诉大家“今年我身体状况好多了!”一人独居,老年多病,行动不便的她2021年一天深夜突发疾病,她拨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是给电气学院党办主任朱老师,朱老师马上汇报领导并在第一时间把他送往医院得到及时的医治,痊愈后的余老师逢人就现身说法夸赞电气学院如何关心独居老人的生活和健康。每当我们登门慰问时老师们赞誉朱瑞东老师尊老、敬老、爱老感人故事一个又一个,2022年陈本孝老师84岁高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一个人住在喻园小区,学院的慰问让她十分感动,第二天就在微信群里表达了自己感恩之情:“首先感谢学院领导朱瑞东老师,感谢退休党支部老师昨日上门来访,携带礼物,深情厚谊,实在不敢当的。俗话说“老小一般” ,面临老去的现实,我深感身和心的脆弱,在勉励自己独立,自强的同时,也渴望关怀。事实上从退休后的二十多年来,我也一直在享受着组织的关怀——这关怀就是来自我们电气学院的各级领导。尽管现在儿女不在身边,长期独居,但由于组织的关怀,是你们为我们撑起了这一片蔚蓝色的天空,让我们在这里养老有依靠,有安全感,幸福感。在此,对我们学院的各级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

牵挂是电气学院党委“民心工程”之基,也是学院主题教育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朱瑞东老师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想老师之所想,急老师之所急,他千方百计与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子女或亲属建立了微信联系或电话联系,积极发挥家人、党员志愿者、系所和退休党支部的作用,让党组织关爱的温度时时温暖着老人们。83岁陈老师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朱老师在与其美国的女儿联系后一次次耐心说服陈老师为她制作有关信息牌,外出时挂在胸前,以便走失时,能够及时获得救助和联系我们,朱老师细微周全的帮助让千里之外陈老师的子女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感动。2020年9月10日86岁高龄的退休教授孙扬声老师给电气学院党委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学院及时地为他们夫妻俩返回武汉养老提供便利,解决了他们第三代孙子入学的问题。孙扬声和薛有仪夫妇均已高龄,生活难以自理,需要依赖媳妇带着4岁半的孙子回来长期照料,孙子读书问题一直是他们难以回武汉的首要问题。在孙老师一家感到非常无助的时候,朱老师及时把他们的困难反映给了学院领导,学院领导极为重视,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学院就要努力把这件事情办好。党办接受任务后朱老师马上想到薛老师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官应该符合国家退伍军人的照顾政策,他抓紧时间查阅文件资料、吃透文件精神,撰写报告说明情况,不辞辛苦奔波于各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了问题,这种工作效率既体现了他军人的作风,也与他平常关注收集掌握退休老师困难信息,健康信息、经济信息和需求信息有关。几十年来朱瑞东老师尽心尽责为退休教职工消除后顾之忧,全心全意为广大退休教职工服务努力提升退休教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尊老爱老当好退休教职工的贴心人,用爱心温暖夕阳红。